-
中微公司在TechInsights 2025半导体供应商奖项调查中荣获两项第一
在全球技术分析和知识产权服务提供商TechInsights举办的2025年半导体供应商奖项调查(Semiconductor Supplier Awards Survey)中荣获六大奖项,其中在WFE基础芯片制造商(WFE to Foundation Chip Makers)、薄膜沉积设备(Deposition Equipment)两个榜单中位列第一。
2025-05-19
中微公司
-
线绕电阻与碳膜电阻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
线绕电阻采用镍铬合金等高电阻率金属丝绕制在陶瓷骨架上,表面覆盖绝缘釉层。其电阻值由绕线长度、线径及合金成分决定,典型温度系数可达±5ppm/℃,精度可达0.01%(E96系列)。碳膜电阻则通过真空沉积工艺在陶瓷基体形成碳基薄膜,电阻值由膜层厚度和碳浓度控制,温度系数通常为±200ppm/℃,精度范围0...
2025-05-18
线绕电阻 碳膜电阻
-
破局PMIC定制困境:无代码方案加速产品落地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有益于简化最终应用并缩小其尺寸,也因此备受青睐。然而,当默认启动时序和输出电压与应用要求不符时,就需要定制上电设置。大多数情况下,电路没有可以存储这些设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对此,低功耗微控制器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其功能特性和所包含的工具可以在上电时...
2025-05-18
电源管理 集成电路
-
线绕电位器技术解析:原理、应用与选型策略
线绕电位器是一种通过电阻丝在绝缘骨架上绕制成电阻体的精密电子元件,其核心结构由电阻丝线圈、滑动触头(电刷)及端子引脚组成。当电刷沿电阻丝表面移动时,有效电阻值随接触位置的变化而线性调整,实现电压或电流的精确控制。
2025-05-16
线绕电位器
-
低电流调光困局破解:双向可控硅技术如何重塑LED兼容性标准
随着美国能源政策推动白炽灯全面退市,LED凭借25,000小时超长寿命(UL认证数据)及多样化适配能力成为主流照明方案。然而,传统三端双向可控硅(TRIAC)调光器面临新的技术壁垒:LED负载电流仅为白炽灯的1/10,导致TRIAC闭锁电流(典型值50mA)与维持电流(典型值10mA)难以稳定触发,引发调光闪烁...
2025-05-16
双向可控硅 LED照明
-
从实验室到市场:碳化硅功率器件如何突破可靠性瓶颈
从 MOSFET 、二极管到功率模块,功率半导体产品是我们生活中无数电子设备的核心。 从医疗设备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到个人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 (EV),它们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了各种设备的持续运行。
2025-05-16
安森美 碳化硅
-
维科杯·OFweek2025年度评选:揭秘工业自动化及数字化转型“领航者”,谁将脱颖而出?
在数智化转型的大趋势下,制造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浅层次的信息化应用,而是向着更深入、更全面的数智化升级大步迈进。从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从供应链的智慧协同,到客户服务的精准定制,数智化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这种深度融合与升级,是企业...
2025-05-16
维科杯 OFweek 工业自动化 数字化
- 线绕电阻在电力电子与工业控制中的关键作用
- 线绕电阻在精密仪器与医疗设备中的高精度应用和技术实践
- 工程师必看!从驱动到热管理:MOSFET选型与应用实战手册
- 毫米波雷达突破医疗监测痛点:非接触式生命体征传感器破解临床难题
- 贸泽电子联合ADI与Samtec发布工业AI/ML电子书:探索工业自动化未来
- 碳膜电位器技术解析:从原理到选型与头部厂商对比
- 厚膜电阻在通信基础设施中的关键应用与技术突破
- 中微公司在TechInsights 2025半导体供应商奖项调查中荣获两项第一
- 线绕电阻与碳膜电阻技术对比及选型指南
- 破局PMIC定制困境:无代码方案加速产品落地
- 线绕电位器技术解析:原理、应用与选型策略
- 低电流调光困局破解:双向可控硅技术如何重塑LED兼容性标准
- 车规与基于V2X的车辆协同主动避撞技术展望
- 数字隔离助力新能源汽车安全隔离的新挑战
- 汽车模块抛负载的解决方案
- 车用连接器的安全创新应用
- Melexis Actuators Business Unit
- Position / Current Sensors - Triaxis Hall